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人才培养 研究生教育 硕士点介绍 正文

硕士点介绍

专业硕士学位点简介

来源:数理学院 浏览人数: 发布时间:2022-09-27

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

应用统计

学科教学(数学)

学科教学(物理)


应用统计

(一)硕士点介绍

温州大学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点是教育部批准的一级学科专业硕士点。学位点现有浙江省千人计划2位、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位。

近年来,本学科紧跟统计学理论前沿和社会经济重大需求,围绕宏观经济及行业发展热点开展统计应用研究,在《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ing》、《IEEE Transactions on Reliability》、《Journal of Statistical Planning and Inference 》、《 Statistics and Its Interface 》、《Communications in Statistics – Theory and Methods》、《 Statistics and Probability Letters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项目30余项。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统计学背景,系统掌握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开发的知识与技能,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能够在国家机关、党群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科研教学部门从事统计调查咨询、数据分析、决策支持和信息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三)主要研究方向

学位点现有2个方向:

1)金融统计:研究资本市场相依性、金融风险结构变点识别、风险度量和控制、投资组合优化及相关交叉学科;

2)数据挖掘:研究高维数据的在线分类、数据清洗技术以及数据可视化技术、高维数据的统计学习技术及其应用。

 

 

学科教学(数学)

(一)学科概况

   学科教学(数学)是我校学科教学硕士点下的一个方向,于2015年开始招生,目前已经毕业3届同学,毕业生在南京、杭州、绍兴、温州等地的中学就业,就业率100%。该专业师范技能特别突出,学生通过学习之后专业基础扎实,在已经举行的全国(2016、2017、2018)学科教学硕士生师范技能比赛中,有2人获得一等奖,1人获得二等奖。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既有扎实的数学与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又有较强的数学教学和研究能力,对教育领域有广泛适应性和竞争力的复合性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胜任中小学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数学教学以及相关的研究工作,也能继续攻读教育学或数学教育博士研究生。

(三)研究方向

学科教学(数学)是数学与教育学交叉的综合性应用学科。目前本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有数学课程论与数学教学论。这两个方向是密切相关的,前者侧重于教学内容的研究,理论性较强,后者侧重于对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实证性较强。两个方向都与基础教育新课改密切相关,因此有诸多新的、有活力的、交叉性的应用性课题可供研究与探讨。我们拥有一支以浙江省优秀教学团队(数学课程与教学论)骨干成员组成的研究队伍,并在数学课程论、数学教学论、数学文化普及等方向上取得一些成绩,目前已经在科学出版社等正式出版著作二十多本,数学文化普及方面的研究属国内先进。

(四)报考条件

已获理学或教育学学士学位的数学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在职人员或具有同等学力的人员。

 

 

  045105 学科教学(物理)专硕学位点简介

学科教学(物理)是温州大学2014年新增的教育学硕士(专业型)学位的研究子方向,该方向是在原有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学术型)的基础上的拓展与延伸。主要培养面向基础物理与高等教育需要的在教育教学及教育管理方面具有创新意识和教学科研能力的教师和研究人员。

具体的研究方向有:物理课程物理教学研究、物理教师教育及物理思政教育研究、科学教育研究、物理实验研究、物理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融合等相关研究。目前有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导师队伍具有博士学位7人。相关专业授课教师7。近年来,累计出版著作2部,编写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国家一级期刊5篇,二级期刊10多篇,还有多篇论文被中国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全文复印。

 

附:主要学科带头人情况

罗海军,男,温州大学数理学院副教授、硕导、学科教学(物理)专业学位硕士点负责人。浙大理学博士、广西师大物理教学论硕士。研究的专业领域有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科学课程与教学论;主要研究方向为物理教育、科学教育、实验教学、CNT和过渡金属表面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等研究。在科学教育、实验教学尤其是教具设计制作和疑难实验等方面具有丰富的教研指导经验。指导学生获国家挑战杯、省大学物理科技创新竞赛、省大学生力学竞赛、全国大学生与研究生物理教学技能展评大赛、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赛)等国家级省级奖项60项(其中一等奖17项);指导学生获国家创新项目4项、校创新项目9项、授权受理专利20余项;获温大优秀教师、校步青教学卓越奖、全国高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浙江赛区)一等奖、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校溯初实验班荣誉教师、市科学文化宣讲团成员、市青苗计划指导师等荣誉;主持省高校十三五教改、省十四五研究生教改和省课程思政教研项目3项、省高校物理教研和省教育厅科研2项、校教改7参与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项目等5项国家基金项目,发表SCI论文15篇、教育类论文十来篇

蔡建秋,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的专业领域: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主要研究方向:物理课程与教学研究、物理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研究。2002年本科毕业于温州师范学院物理系,获学士学位;2005年研究生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温州大学任教至今。201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数理学院,担任物理系支部书记兼副主任,担任电磁学、量子力学(一)、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普物实验(三)、普物开放实验(二)、近代物理实验等课程的教学任务。曾获得温州大学2019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和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及温州大学优秀班主任、温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温州大学步青教学卓越奖最佳教学奖和温州大学步青教学卓越奖教学新秀等荣誉。《电磁学》省一流课程建设负责人,曾主持省教改项目1项、省高校物理教学研究项目1项、省教育厅和校级科研项目各1项,校教改和实验室开放项目共6项;参与各类教研教改和课程建设项目5项,参编教材两部;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指导学生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项9项;发表教研与科研论文18篇,获温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和优秀奖各1项。

李士本,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994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20033月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博士学位。20034月入职温州大学(原温州师范学院)物理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至今。 期间,20055月至20075月在浙江大学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12月至20128月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物理系做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软凝聚态物理的理论与模拟的研究,采用平均场理论统计方法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来研究柔性或刚柔嵌段聚合物、生物大分子等软凝聚态体系在各种环境条件 (本体、受限、溶液和外加场等)下的微观结构和物理性能(光伏性能、力学性能等)。近年来,本人与国内外相关课题组保持紧密联系,主持相关领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项,在Soft MatterTh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Langmuir 等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近年来,教学方面主要承担力学、大学物理等本科生课程,高分子物理、现代科学技术等研究生课程。

叶建柱,男,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的专业领域: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主要研究方向:物理(科学)课程与教学研究、物理(科学)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研究。19819月至19856月 就读于杭州师范学院(现杭州师范大学),1985 9月起就读于合肥工业大学,19886月毕业,获硕士学位。19886月至19927月在烟台师范学院任教,19929月调入温州师范学院。现为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主要讲授《中学物理教学法》、《中学物理教学技能训练》、《物理教学逻辑学》、《大学物理》等课程,曾获得温州师院教学优秀奖、青年骨干教师称号。主持和参与理科知识创新教学中的逻辑问题研究等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及其它各级项目。在一级刊物或核心刊物《高等工程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高等理科教育》、《现代哲学》、《物理教学》以及其它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多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出版《知识创新教学探讨》、《物理教学中的逻辑》等著作。获得过浙江省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温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联系我们

地址:温州大学南校区3号楼 电话:00-86-0577-86689098 传真:00-86-0577-86689528 邮编:325035 邮箱:slxy@wzu.edu.cn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温州大学数理学院 浙ICP备07006821号-1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