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数理
浙江新闻:首个“温州人才日” 且听“学霸”父亲、名校长谈精英人才培育的奥秘
来源:数理学院 浏览人数: 发布时间:2021-03-13
“凡是孩子想做,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做;我们家里有明确的家规,奖惩要分明……”3月12日,在植树节以及首个“温州人才日”之际,陈钱林来到世界温州人家园,就家庭教育话题侃侃而谈,不时赢得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自律、自学、自立 数学家父亲谈家庭教育
前些日子,26岁的温籍科学家陈杲登上了热搜榜,刷遍朋友圈。陈杲成长的背后离不开同样非常优秀的父亲。从师范学校毕业,当过老师、校长,从瑞安到温州、杭州、广州,陈钱林对教育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实践。
“自律、自学、自立”陈钱林结合自身的亲身实践,把他的家庭教育理念总结为这六个字。“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让他自己来做。”陈钱林强调,这是培养孩子自律的重要方式,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尝试和实践,如果一味地靠他律,没有自律,孩子很难有成长动力。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生活体验和社会观察,陈钱林将陈杲送到离家4公里外的学校学习,让他独自乘坐公交车。
“国家有法律,家有家规。”在陈钱林看来,自学、自律的动力,需要让孩子有规则意识。在陈钱林的家庭教育中,哪些事情孩子可以做,哪些不能做都跟孩子有明确的交代。有规则意识,还要有奖罚分明的激励措施。孩子凡是被奖励,即可获得相应的“好”,惩罚则扣除“好”,累计一定数量的“好”则可以兑换物品获得奖励。
同时,让孩子从小就立志,志向产生引力,自学产生推力。由此,在陈钱林引导下,孩子们对自学有了更加主动的动力。“老师的教学是给孩子以知识体系,孩子自己的自学是更加个性化的学习。”陈钱林透露,陈杲读书时也经常要“刷题”。
陈杲
“孩子要有刚性,要有精神的独立成长。”陈钱林说,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健全的人格,注重精神成长。陈钱林以数学三维模型分析多重角色的“人”。关爱健康、注重体育,让孩子有充足的睡眠,这是从自然人的教育来培养人格;弘扬真善美,给孩子内心以阳光,这是从社会人的角度培养健全人格;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培养孩子的成功之处,注重孩子的精神人格培养。
“学习的本质是习惯、动力、方法。”在陈钱林看来,要培养孩子的勤学、自学能力,注重孩子兴趣、志向、屹立培养,为孩子学习注入驱动力,同时引导孩子个性化学习。从身边环境中找到引导孩子成长的动力。
数学家之乡 新生代数学家群体崭露头角
当下,对于“数学家之乡”温州来说,新生代数学家群体发展现状如何?如何将数学人才的优势转化为温州发展的一大优势?在随后举行的论坛环节,陈钱林同温州大学数理学院教授、全国数学教育研究会理事、温大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研究所所长方均斌给出了答案。
方均斌介绍,在书籍《数学家之乡》中提到,目前温州已涌现出数代优秀的数学家,而以陈杲博士为代表一大批“数学天才”的涌现,或将成为第五代温籍优秀数学家,载入家乡的史册。期待陈杲能够带领先进的数学思想和数学理念回归家乡,致力于家乡的建设中来。
“温州人精通数学,在经济上又取得了巨大成就,这离不开温州的历史文脉。”陈钱林说,近百年来,温州数学家辈出,海内外温籍数学家和数学教授至少有200人,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就有南开大学数学系创始人姜立夫和中国现代数学奠基人之一的苏步青、谷超豪等。永嘉学派主张“经世致用”,主张将实业和学问联系在一起,义利并举,而温州人的“数学精神”与之有共同特征。因此,温籍年轻数学家群体,应扎扎实实做学问,向优秀的温籍数学名家前辈看齐。
温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温州市侨办主任叶军为陈钱林颁发《乡贤讲坛》主讲嘉宾荣誉证书
“未来,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把温州的人文特色发扬好,也期待未来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名字,出现在温州数学名人馆当中。”陈钱林如是说。
相关链接:https://zj.zjol.com.cn/news.html?id=163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