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数理大讲堂2025年第18期|维也纳大学数学系Michael J.Schlosser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学术报告
来源:数理学院 浏览人数: 发布时间:2025-11-07
为促进学院学风教风建设,浓厚学术研究氛围,拓展师生学术视野,促进师生科研进步,我院自2020年开始建设“数理大讲堂”平台,定期邀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交流。2025年11月4日14:30,应我院刘纪彩教授邀请,维也纳大学Michael J. Schlosser教授在数理学院3B205学术报告厅作题为《An intrinsic congruence modulo the square of a prime and its q-analogue》的学术报告。本次学术报告是温州大学数理学院2025年第18期“数理大讲堂”活动,由我院刘纪彩教授主持。
报告中,Michael J. Schlosser教授以拉马努金经典公式为引,深入阐释了素数平方模下本征同余式及其q-模拟的核心理论。他系统介绍了通过5-分拆从分拆生成函数中得到的特定q-级数系数同余性质,解析了同余式与q-级数在数论研究中的核心地位。教授重点推导了适用于幂级数的奇素数平方模本征同余式,结合具体案例展示了其q-模拟的构造逻辑与应用价值,为在场师生呈现了数论与组合数学交叉领域的前沿研究路径。
报告尾声,Michael J. Schlosser教授与现场师生围绕本征同余式的推广场景、q-模拟的运算细节、数论与组合数学的交叉研究方向等问题展开热烈研讨。他对师生提出的疑问逐一细致解答,从理论深度到研究方法进行了专业点拨。这场学术交流不仅加深了师生对素数模同余与q-级数理论的理解,更激发了大家在数论领域的科研探索热情,进一步提升了学院的学术研究氛围。
个人简介:Michael J. Sehlosser现任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数学系教授。他在维也納大学师从Christian Krattenthaler完成博士学位,曾先后任职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与西北大学,随后重返维也纳执教。Michael J.Schlosser的研究聚焦于组合数学、特殊函数与数论领域,是多元基本与椭圆超几何级数及其组合学关联研究的权威学者。他已发表近百篇学术论文,成果散见于《Advances in Mathematics》、《Compositio Mahematica》、《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等多本知名期刊。目前他担任《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The Ramanujan Journal》、《Journal of Algebraic Combinatorics》等多家学术期刊编委,并长期致力于学术服务——曾两度担任拉马努金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参与各类评审专家组及专业委员会工作。




